最新消息內頁

活動訊息
最 新消息
News
法律扶助基金會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於3月16日(六)上午10點整,在國立台灣大學霖澤館多媒體教室舉辦「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成立週年座談會」,以「原住民族權利的實踐與挑戰-從法扶原民案件談」為題,由原民中心專職律師針對「諮商同意參與權」、「原住民族自然資源使用」、「原住民保留地」等議題,以實務案件辦理之經驗,分析並檢視國家法律,進而提出建議。
座談中原民中心以影片的方式為活動拉開序幕,回顧過去一年,走進部落宣導、律師教育訓練以及辦理族人案件的成果。法律扶助基金會范光群董事長在致詞中表示,希望原民中心能持續做部落族人法律的後盾,也讓法扶能成為法律上,原住民社會與主流社會兩邊的轉譯平台。東部司法保障委員會蔡志偉(Awi Mona)主任委員談到原民中心過去一年,一共舉辦71場的部落宣導活動。更在各分會舉辦了8場以原住民文化的主題的律師研習課程,讓第一線的扶助律師建立原住民族文化的背景知識,應用在族人個案的扶助,落實原住民族權利。
主辦單位更邀請到司法院大法官蔡明誠,擔任專題演講講座,從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以及原民專庭設立等面向,探討原住民族權利意識以及司法保障之現況,帶大家重新思考現行法體系與原住民族傳統慣習之間的關係。
本次座談會分別邀請實務、學術及部落代表擔任與談人。學術界有政大地政系顏愛靜教授、政大法律系吳秦雯副教授和東吳大學法律系蕭宏宜教授;實務界則有桃園地方法院施育傑法官、泰雅族的楊志航(Bawan Yumin)律師以及陳采邑律師;部落代表則有邵族青年陳忠駿(Malihan Lhkahihihan)、銅門部落會議主席鍾德光(Masaw Tadaw)及石梯坪土地自救會會長陳英彥(Lafay),也用各自族群的案例,呼籲國家應創造對話空間,落實原住民族的自決權,現場討論熱烈。其中,施育傑法官更引用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對白「菊花都綉好了,總得開一回!」,強調既然政府已經明文保障原住民族權利,就應該好好地落實。
法扶原民中心107年3月12日在花蓮東華大學美崙校區揭牌上路,旨在調和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慣習與國家法制之衝突,以實踐憲法、憲法增修條文、兩人權公約、原住民族基本法相關法律保障原住民族司法權、文化權及各項基本權利。並透過每年舉辦的年度座談會,透過學術、實務及部落族人的參與,廣納各界意見,更加了解原住民族權利現況,使原民中心可以落實以原住民族為核心,具文化敏感度的法律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