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

法扶報報

【貧困觀測站22】嚮往沒有貧窮的「烏托邦」?/簡錫堦

發佈日期:2024.03.29

更新日期:2024.04.30

【貧困觀測站22】
嚮往沒有貧窮的「烏托邦」?

文/簡錫堦 (反貧困聯盟召集人)


晉朝文人陶淵明約於西元四百年,在《桃花源記》文中描繪武陵的漁夫沿溪而行,發現一片桃花林,棄船步行一窺究竟。走過桃花林盡頭再走進小小山徑,突豁然開闊明亮。大片良田、美池、桑、竹,屋舍儼然、阡陌交織有序,雞犬相聞,猶如世外桃源。村民穿著奇異,看到漁夫甚是驚訝,詢問他從何而來並邀他回家,殺雞備酒款待。村民聞訊前來問候、交談,才知他們是秦人後代為了遠避戰亂,逃到與世隔絕的秘境過生活。竟不知歷經漢、魏、晉等朝代,唏噓不已。

回程,漁夫沿途標註記號,方便再來時尋路。他將所見所聞稟告縣太守,太守命人與漁夫尋著記號再去查訪,卻迷路而無法尋獲。

陶淵明精通儒家和道家,雖遵守儒家倫理卻又愛好自由,受道家順從自然的思想影響至深。《桃花源記》雖是虛構故事,但對後世影響至鉅。以安逸桃花源與殘酷的現實社會呈現反差,警醒世人。在恬靜的田園裡,男女老幼生活安寧富足,居民親切善良,無為而治,不受朝代更替戰亂、爭權奪利的傾軋;世外桃源的想像,成為後世文人雅士嚮往的理想生活圖像。

《烏托邦》經典世界名著的誕生

出生於英格蘭的托馬斯·摩爾(Thomas More) 是當代歐洲的賢達名士,曾任英國眾院議長、財政大臣、大法官。一五一五年,他以小說體類似《桃花源記》的虛構故事描述《烏托邦》(utopia是藉希臘文「善」「地」所創造的新詞,意指樂土),頗受柏拉圖的《理想國》(拉丁文Res Publica)的啟蒙。試圖用一個理想的社會嘲諷當時的社會,引領走向理想的國家以及社會體制。後來的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的理想國家,莫不受此書的影響。

摩爾藉由虛擬人物希臘冒險家、航海員拉斐爾·希適婁岱(Raphael·Hythloday)的海外見聞,描述烏托邦的典章制度。烏托邦是與世隔絕的小島,寬200英哩、長500英哩,形狀如柳葉又如灣月,地形狹長彷似台灣,面積約台灣的四倍大。

拉斐爾說:「烏托邦社會一切良好,很有秩序,人人尊重道德,萬物皆屬公有,人人有足用的物品」。認為財產私有制,一切財富為少數人佔有,富人狡詐貪婪,窮人被迫以勞力餬口,陷入貧苦處境。當時的社會和現代社會的貧富不均,都是如此發展出來的。若論財富,十六世紀時的英國財富不比烏托邦差,但烏托邦卻比英國治理得好。因為烏托邦沒有剝削宰制的欺凌禍害,財富公有、平均享用,人人才能過著沒有恐懼、沒有貧窮的富足和諧生活。

理想的烏托邦認為自然界給人類需求是平衡的,例如空氣、水和土壤最需要也都大量提供,讓人類足夠維生。但無益、無用的金銀,還不如鐵可當農具或器具,烏托邦人以金銀做便壺或其他汙穢的容器,或製成腳瞭手銬,喪德敗行者才要帶它作為懲罰。鑽石和珠寶都用來當兒童玩具,自然界的稀有礦石都非生活必須,本質是無用的。但現代人卻趨之若鶩,高價蒐購囤積炒作,成為炫富標的,無助生活幸福。書中提到烏托邦鄰國使節造訪烏托邦時,帶了一百多位侍從穿金戴銀炫耀其財富,反被烏托邦人恥笑。

自然界待人寬厚,啟示人們同樣對待萬物。待人寬厚,並非對自己刻薄,但不可只求自己幸福而使他人受害。共同幸福享樂是烏托邦的「習慣法」,也是人與人間的契約。相信道德的行為會得到快樂和幸福的回報。

烏托邦島上有五十四個城市和郡縣,風俗、法律、制度皆同,很少的法律使人人能懂且易記牢。政治清明,因為不用貨幣因而阻斷賄賂貪汙行為。郡內各鄉村闢住宅和農場,配有齊全設備及工具,每一農場都是40人,聽命於莊主。30個農場有一首領,稱為族長,擔任監督者。每一農場每年可派20人到城中居住,但被派者須在鄉下兩年耕作經驗。城市也派人到農村補缺,在鄉下學習農事,學成可擔任教師。此制度目的在於避免長期從事艱苦工作產生疲累反感,也使得人人習得種植、加工產品等農業技術。

烏托邦是美好世界的代名詞
Image by Dimitris Vetsikas from Pixabay

沒有窮人的人間天堂

在這裡,人民每天只工作6小時,上午3小時、午休2小時、下午再工作3小時,每天有8小時的充分睡眠。餘暇得參加講習會,每人都要選一項有興趣的項目參加,增長知識。若生產過剩則須縮短工時,去從事身心有益的活動,或去擔任公益志工。生活所需物品充足供應,人人只取所需數量,因從沒匱乏的恐懼,自家無需多貯藏貨物。每一條街都有好幾個食堂,管理員依照用飯人數的多寡向菜場領取食材,煮好後再定時在食堂免費供餐。

生活物資充沛,配給國人綽綽有餘,經常性儲備兩年所需物資,仍有剩餘則可捐助給鄰國窮人,或便宜賣給他國。
 
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雖然烏托邦人人健康,對醫療需求不多,但他們重視醫學,認為醫學為哲學中最好最有利益的部分,用哲學來找出自然界的奧秘,而非單靠藥物治療。

戰爭與死刑的進步思維

烏托邦人對戰爭深惡痛絕,最反對從戰爭獲得光榮。除非為了保衛國家,或幫它國抵禦外侮,或為友邦解除暴政,他們從不走向戰爭之途。他們會雇用傭兵去打仗,尤其是兇狠野蠻的波利人(Zopoletes),因為烏托邦國付傭金高有又有誠信,他們願意幫烏托邦打仗。而烏托邦人認為把這種人趨之赴死算是好事,以免燒殺搶劫,製造社會事端。

如果不得已得自己去打仗,也以智取獲勝為先,會在敵人國內散發蓋有印信的簽章,保證殺掉國王者可獲重賞,殺掉宣言上所列重要人員也都有獎,生擒者獎金加倍。宣言所列名者自動輸誠可被寬容,除給獎金外並保障其生命安全。或唆使國王兄弟或貴族篡位,這種買通敵國人民的方法,可避免戰鬥,減少殺戮。

當時歐洲許多國家對於盜匪都判以死刑,以儆效尤。烏托邦人覺得盜竊不該判處死刑,因為死刑無法使他人不再偷竊、搶劫,如減輕當事人刑責反而可鼓勵改邪歸正。如果竊盜者搶劫時被發現其面目,必會殺人滅口,以逃避被判死刑,嚴刑峻法可能反倒加重其惡行。上帝訓誡不可殺人,如僅財貨損失率爾置人於死地,設若連政府殺人都能合法化,那一切邪惡也應予合法化。

距今520年前的摩爾,已在《烏托邦》書中主張死刑無用論,我國至今對「廢除死刑」仍坎坷難行,誠屬民主自由體制、生命人權的沉重包袱。

瑞典實踐現代烏托邦

以上的理想國,世人視為海市蜃樓,虛幻不實的空想,「烏托邦」也成為揶揄、嘲笑理想主義者的字眼。然而,瑞典卻實現了這樣的理想,被譽為「人間天堂的烏托邦」。

瑞典平等而普及的社會福利制度,舉凡育兒家庭,父母享有480天的親職假、兒童津貼、幾近免費的托育托兒,以及免費醫護,無微不致的照顧;從小學到大學完全免學費又有生活津貼,並享有培育思辨能力、發展自我的高品質教育。雖提供豐厚的失業津貼,但就業參與率全球居冠;社區化的老人照顧,公醫制免費醫療等社會制度,社會上幾乎沒有窮人。比起摩爾在《烏托邦》所描述的,有過之而無不及。

瑞典施行「社會民主體制」,不走社會主義的公有制。是全球政治最清明國家,咸少貪污,官員、議員均無特權,資訊透明平凡政治受人民信任。國民願意繳納較他國高的稅金,讓福利擴及於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人們願意付出如此高的成本,當然也是在衡量自己與整體社會的得與失之後,做出的抉擇。以平等、自由與團結的社會文化推行社會福利的永續。

瑞典是全球福利國家的楷模,相信烏托邦是可以實現的。

主題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