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Legal Aid Foundation
訂閱電子報
訂閱法扶電子報,接收法扶最新消息。
發佈日期:2019.07.31
更新日期:2024.06.13
時光刻印|法扶十五
#原民扶助
#蔡志偉
我覺得大家應該要了解,原住民的事不只是原住民的事。
我是蔡志偉,法扶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主任委員。
Awi Mona是我的原住民名字,Awi 是賽德克族 (Seediq Nation)德克達雅群的一員。身為台灣唯二之一的原住民法學博士,我認為:「對現今的原住民族而言,在歷經歷史先期的侵略與殖民,以及戰後的同化、整合與融合,不僅要想辦法延續、促進族群文化的生命力,還必須面對國家殖民式教育制度的洗禮,學習其生活文化規範與生存競爭條件。」但對所有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各族群而言,我覺得大家應該要了解,原住民的事不只是原住民的事。
我在亞歷桑納大學的恩師是美國原住民族法學專家,他引領我思考法律是否只是一種國家立法? 2007年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是個轉捩點,那時我剛獲博士返台,因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鼓勵連結法學背景,也與法扶基金會結緣。十多年,除了在大學教法學外,持續與各地社團廣泛合作,推動原住民族權利運動與研究發展法制,針對各種原住民族法律及相關問題提供法律與政策建議。
「原住民不能和弱勢族群劃上等號」,因為那是過去以社會發展的指標下的錯誤概念。弱勢有先天的差異和後天的眼光,有經濟上的、文化上的。國家處理原住民議題上,先天即缺乏理解。原住民面對國家法律的文化弱勢,推動法律扶助工作時,必須提供多元服務,尤其是文化的法扶案件,如狩獵、自然資源採集、原鄉土地等。現在國家教育培育出來的法律人欠缺文化理解,原民專案以及去年正式掛牌的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就是要朝著以文化作為法律扶助基準方向努力。
3年前,東華大學開始培育具原住民身分的法律人才,在法律學系設原住民專班,和一般生共同上課學習。低年級培養以具備國家考試科目資格能力為主,高年級課程強化有原住民族法與相關主題:轉型正義、歷史、狩獵、環境等。課堂外,拜訪部落。並與法扶合作工作坊,例如原住民族的法域和管轄權,究竟是一般案件,還是文化案件,以土地繼承為例,排灣族是長嗣,不分男女,但有管理分配其他手足的責任。賽德克族是幼子繼承祖屋。學生能實務參與專職律師的「法學診所」,才能發現真實的文化視角。
採訪整理/潘雅君
攝影/王弼正
本文收錄於法扶叢書007《時光刻印|法扶十五》
主題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