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影音出版法扶報報
法扶報報
  • 【秋風軒筆記1】被建構的「有土斯有財」:難以逃脫的居住觀與後果/洛書
  • 2023/02/23
  • 秋風軒筆記1
    被建構的「有土斯有財」:難以逃脫的居住觀與後果
    文/洛書|廖庭輝(OURs 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無住之島》作者)
     
    編按:在有居住政策法規的國家中,Housing是法律扶助工作的一個重點,然而相對而言,我國(台灣)並沒有完善體系的房屋政策、法令法規,甚至對於居住權的觀念都不怎麼普遍被大眾所認識接受,在這種「住得好不好是自己本事」的觀念下,貧無立錐之地,誠然是不可承受之重,為此〈法扶報報〉鄭重推出「居住正義」主題專欄,邀請OURs 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同時也是《無住之島》乙書的作者,筆名洛書的廖庭輝先生,以專欄方式來帶給大家有關居住權跟相關居住政策評點、國外居住權益保障措施的介紹,因為原先已有類似的居住權相關邀稿,為了有所區隔,專欄名稱採用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取名「秋風軒筆記」,希望颯爽秋風可以為大家帶來多一些刺激跟想法。歡迎收看!
     
    台灣的居住困境已是長期沉痾。無論是購屋市場高不可攀的房價,或是租屋市場地下化且不穩定的環境,都無法充分保障人民「安穩居住」的權利。
     
    而每當提及制度改革時,輿論的焦點也多集中在「高房價」議題上,理由大多是「台灣人普遍抱持有土斯有財的觀念,談論租屋並無意義」。但當矛頭真的指向高房價時,又會有人說「台灣人普遍抱持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人人都想買房,房產自有率又高,不可能改變」。甚至連推動社會住宅時,都有人主張「只租不賣的東西不須蓋太多,台灣人有土斯有財,終究渴望買房」。
     
    在其他領域與議題當中,我們都可以觀察到世代之間的觀念往往差異甚大,更不用說橫跨兩個、三個世代之間的觀念鴻溝。但「有土斯有財」卻彷彿刻在台灣人的基因當中,不僅代代相傳,而且在任何討論居住議題的過程中都被反覆談起。
     
    但果真如此嗎?筆者認為「有土斯有財」或有其文化因素,但真正成為台灣人的普遍認知,是源於台灣的都市化進程與住宅政策制度的發展缺失,而直至今日,這些尚有許多未能解決,又進一步使得每一代年輕人(被迫)接受「有土斯有財」的概念。
     
    戰後台灣的「房地產政策」與經驗建構
     
    五〇年代初期國府甫遷台時,政府的統治思維仍以反攻大陸為主軸,根本無力也無意處理住宅問題,只能僅採放任的態度讓人民自行透過違建等「非正式住居」(informal settlement)解決住宅需求。
     
    時序到了六〇年代,台灣出現了國泰、華美等民間建商,並逐漸崛起並成為住宅供應主力。但隨著戰後嬰兒潮的湧現,住宅存量依然嚴重不足,1957至1968年,台灣住宅存量增加了275,000戶,但人口卻增加了396萬,住宅供給遠遠趕不上都市化、人口增長的速度,造成房價飆升。
     
    在1966年時,台北市的新建公寓每坪價格為3700元,到了1968年上漲至7560元,短短兩年內飆升超過兩倍。到了1976年,台北市新屋平均房價已達28,100元,直至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爆發的前夕,房價更是翻了十倍,達到284,500元。
     
    在上述的發展過程中,有能力於市場上取得住宅的群體,不僅居住安穩有保障,資產價值也迅速飆漲;而只能透過違建安居者,早年被拆遷的居民「運氣」相對好,還可以住進政府興建的安置住宅,較晚遭拆遷的居民則僅能領取拆遷補償,甚至被政府提告「不當得利」。
     
    因此,「有土斯有財」其實是民眾長久以來的「真實生活經驗」。無論房價的上漲是來自於都市化與人口增長,亦或是游資湧入、房地產金融化加劇,都不影響民眾對於房價節節攀升的認知,自然會信奉並加強「有土斯有財」的認知。
     
    或許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來看看「有土斯有財」觀念被建構的過程:在1985年時,兩個收入與消費相仿的家庭,其中一個家庭努力看財報看趨勢,謹慎進行投資;而另一個家庭則是賺到錢就隨意置產買房。近四十年後的今天,這兩個家庭哪個會更富有?答案應該再明顯也不過了。
     
    除了早年政府客觀資源的限制外,在政策面上也甚至可以說沒有住宅政策,政府長期只有鼓勵大家買房的「房地產政策」。那麼房地產飆漲與隨之而來的「有土斯有財」觀念,自然也就順勢而生。
     
     
    為什麼世代變遷,觀念卻仍舊不變?
     
    當建構某個觀念的物質與制度基礎仍然存在(並佔據主導地位)時,觀念就會跨世代地繼承與傳播。因此,與其叩問為何年輕世代仍然相信有土斯有財,不如反過來問:「這個社會是否進行了足夠的制度改革,並讓原有觀念不再適用於當代社會」。
     
    我們可以透過兩個指標來回應這個問題。首先,如果不買房在目前是否能取得足夠穩定且可負擔的居住選項;其次,房產價值是否仍持續上漲,能否再重現或複製過去房價飆漲時期的大量財富增值。
     
    令人遺憾地,第一個指標的答案是「無法」。台灣長年將「房產自有率」視為政府施政的KPI,在2021年政府對經社文公約審查問題回應時,甚至表示國內住宅數量(約902萬宅)比家戶數量(836萬戶)更多,住宅自有率約84.7%,住宅市場持續呈現「穩定、適足的狀態」。
     
    政府長期關注的是「看房不看人」的住宅自有率,對於租屋等其餘居住選項嚴重漠視。甚至產生世界少見的嚴重「租屋黑市」現象,台灣至少七至九成的房東為了逃漏稅而隱瞞租屋事實,進一步導致政府幾乎無法掌握租屋的任何資訊,舉凡價格、租屋市場規模等數據均不明朗1
     
    而這種不明朗與逃漏稅的狀況,又進一步使得政府的施政無從下手,乃至於事倍功半。如疫情期間各國租金皆有飆漲,當地政府的常見措施是透過減免房東稅負以換取其不調漲租金,但台灣便沒有實施這類租金管制的條件;而政府想透過租金補貼為租客減負,卻因為房東擔心租屋事實曝光,不許房客申請補助,造成原計50萬戶的租金補貼額度僅發放約27萬餘戶。
     
    第二個指標的答案則是「仍然持續上漲」。綜觀台灣房市走勢,雖有一時的盤整或回落,但整體而言房價仍然持續上升,甚至與薪資脫鉤越來越嚴重。
     
    在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抗議高房價時,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2」,也就是俗稱「不吃不喝多少年能夠買房」的數字為8.58。而最新的2022年Q3數據中,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已高達16.2,新北市為12.96,全國平均為9.8。
     
    在這樣的狀況下撐著不買房或晚買房的人,輕則損失發財機會,重則需要花費更多錢才能獲得適合居住的環境,甚至居無定所。而購屋作為穩定居住的唯一選擇,也讓其成為「穩定生活」的必要條件擴展到其他領域,如「要結婚要有房」就是其中經典。
     
    被制度塑造的「有土斯有財」,讓人民付出許多代價
     
    因此,「有土斯有財」立基在制度、結構與歷史當中,絕非「想通」或「看破」就能夠免除其害,不可避免地捲動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
     
    筆者認為,「有土斯有財」是台灣歷史與制度所共同形塑的結果,並進一步延續至今,乃至於反過頭宰制住宅政策的改革進程。其造成的嚴重後果之一,就是「居住權」與「財產權」的矛盾,且至今未解。
     
    在「有土斯有財」與其延伸觀念中,沒有財產權就沒有居住權,再不願背負房貸的青年,在被房東趕過三五次後,也會開始思考購屋的可能性。但房價高漲會讓人民買不起房,造成居住權受損;而房價下跌則會使人民資產價值下降,造成財產權受損。
     
    就如同上班快遲到時等公車一般,上車前希望公車每站都停,上車後希望公車直達目的地。如此的矛盾也使得人民難以就居住議題團結起來,難以真正討論「購屋」以外的居住選項,更無法談論房價合理下修等議題。
     
    如何面對、破解堅實的「有土斯有財」,或「財產權=居住權」的觀念呢?關鍵便在於提供「多元、可負擔、有保障」的居住選擇,將居住政策的目標轉向至「營造具安全感的居住環境」。
     
    而達成此一目標的具體思路與做法,筆者將在未來的文章中繼續向讀者介紹。

    附註:
    1.雖然主計總處有統計租金指數,租屋市場規模亦有定期統計,但前者由於取樣問題嚴重失真,毫無參考價值;後者則是分屬三類不同的統計,數量差異高達數十萬戶。
    2.中位數住宅價格/中位數家戶可支配所得=房價所得比。代表一戶中位數住宅對於中位數家戶一年可支配所得之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