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影音出版法扶報報
法扶報報
  • 為什麼我們都在當下的「孤獨世紀」掙扎/孫友聯
  • 2021/07/20
  • 勞陣好書推推1
    為什麼我們都在當下的「孤獨世紀」掙扎

    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許多人在生命不同階段,都會有過一段「孤單」經歷。也許是在某個在外求學或工作時期,面對課業和生活的多重壓力,難免都會出現一種孤獨感。而諾瑞娜.赫茲的《孤獨世紀》所要討論的孤獨,不只是「孤獨量表」度量出來的個人感受,而是這種孤獨如何成為這本書副標所揭示的「衝擊全球商業模式,危及生活、工作與健康的疏離浪潮」。

    這個問題到底有多嚴重。美國成年人每五個有三個認為自己孤獨;歐洲的狀況也類似,三分之二的人認為孤獨這個問題很嚴重,已經侵蝕生活與健康,而在荷蘭,更有三分之一的人承認自己往往感到孤單。如果按年紀來看,老年人的孤獨程度無庸置疑的高於平均值,進而衍生獨居、孤老等社會問題。為因應這個問題,英國政府率先於2018年特別成立了「寂寞部」,希望能夠預防這種「會殺人」的孤獨感持續惡化。

    疫情下的加劇孤獨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流行病風暴,讓各國的努力大大減損。許多人因防疫政策而被迫在家工作,根據Eurofound於2020年4月的「生活、工作和COVID-19」調查顯示,在COVID-19下許多受訪者表示孤單感提高、對未來的樂觀程度降低,健康狀況也惡化。其中,歐盟地區有16%及20%的35歲以下年齡組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過去兩周內大部分時間都感到孤單。這與過去的「歐洲生活品質調查」(EQLS )發現截然不同,許多年輕人感到他們比其他年齡組受到的限制和影響更大,在於他們所熱衷和熟悉的「社群」活動正急速瓦解中。

    顯然,孤獨這種感受,就是感覺不到與外界,甚至是與自己連結。在現代世界中為何這種孤獨感有機可乘,作者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新自由主義」決定了我們的生活。首先,新自由主義導致貧富差距快速擴大,但上層的人不見得開心,而底層的人卻在生活壓力下很孤獨。第二,新自由主義賦予大企業和大財團更大的權力,讓廣羅大眾感覺自己已被國家拋棄;第三,新自由主義從來就不只是一種經濟制度,而是真正改變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變得競爭、自私。迄今,政治菁英依然盲從新自由主義是現代經濟快速發展的驅動力,但卻對其可能造成各種社會災難束手無策,其中包括棘手的健康問題。

    孤獨感引發的健康問題

    孤獨不只是一種心理狀態,更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孤獨者的大腦,會長期處於壓力狀態,導致身體出現嚴重副作用,最明顯的是免疫系統的過勞,根據書中引用的調查,孤獨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29%,中風風險高出32%、失智風險則高出64%。而如果你覺得孤獨或是遭到社會性孤立,提早死亡的機率幾乎要比正常人高出百分之30。那麼「不孤獨」就會讓人比較健康嗎?答案是肯定的。書中舉了美國賓州羅塞托鎮的例子,醫生發現當地的居民罹患心臟病的機率,遠低於鄰近城鎮的居民;而65歲男性居民死亡率只有全國的一半,但他們的生活習慣完全稱不上養生,多數人都在採石場工作,平常喜歡抽煙、吃油膩食物和每天喝酒,讓人好奇他們的健康秘密為何?其中一個原因當地是由義大利裔美國人所組成,家族與與社群的關係都異常緊密,而這種社群關係為他們帶來可觀的健康「紅利」。但後來,隨著地方經濟的發展,小鎮的各項健康指標因社群關係的崩解和全國趨於一致。

    孤獨、政治、酸民文化

    這本書關注的不只是孤獨對健康的衝擊,也關心其對政治走向的影響。根據一份法國政治行為的研究,發現社會孤立與極右派組織的得票率有關連;荷蘭研究則發現人們越是不信任他人,就容易投票給民族主義的政黨。2016年美國大選川普當選後的各項研究,顯示他的支持者普遍比較少參加社區活動,對經濟有很大的不安全感,而且覺得被前朝政府遺棄,而「讓美國再次偉大」就成為他們在孤獨大海中重建舊有世界的浮木,也讓排外、歧視及仇恨的情緒恣意滋長而造成社會分裂。

    孤獨也促進了當今社會的「酸民文化」。根據調查,我們平均每天查看手機210次,累加使用時間是三個小時,而這看似跟別人有更多的聯繫,但實際上卻是更斷絕了和週遭互動而造成更大的疏離。而在人手一機的時代,我們除了可以跟別人分享快樂,但也更容易接觸霸凌、歧視,更嚴重的是社交媒體會自然產生獎勵這些言論的演算機制,赤裸裸的把每一個人的社交狀態公諸於世,按讚、轉傳的數量,可以知道這個人受不受歡迎,同時,也讓極端和仇恨言論更急速擴散而助長了社會的裂解。


    Image by TanteTati from Pixabay

    孤獨:職場的疏離和異化

    除此之外,我們最切身的勞動生活也早被孤獨感侵蝕,不僅影響員工健康,也對公司造成損害。研究發現,孤單的人更容易形成倦怠而影響工作效率、轉換工作或離職。而自動化及數位化的現代工作管理模式,亦可能讓這種疏離惡化,例如科技巨擘亞馬遜發明的監看員工動作、工作速率,甚至於是上廁所的時間一種「腕帶」,並即時警告要求加快速度。這種環境會讓工作更異化,不能展現真實的自我,也不能自在地與同事互動,使我們變得退縮、警戒,跟雇主、職場、工作也都會更加疏離。

    用連結打破孤獨

    最後,孤獨也開始影響現今的商業模式,讓「社群」成為商業上的賣點,包括我們已經熟悉的「公共工作」與「居住空間」,但是否如大家期盼的解決孤獨問題,端視經營者採取的模式。例如,以色列的共同居住公司VENN就相當成功,有別於其他公司以「我們搭了台,他們就會來」設計共同生活,創辦人阿夫尼則以「他們自己搭台,就會想要留下來」,協助住戶自發性的計劃活動,例如協助住戶舉辦餐會,每個人出一道菜,藉由這個餐會,老住戶可以歡迎新住戶,住戶之間還可以彼此分享這道菜的故事,比起免費的早午餐,更讓住戶有凝聚力,這個案例,也點出破除孤獨的關鍵,當一個人真心投入一個地方,與這個地方產生連結,就有可能減輕孤獨感。

    「孤獨世紀」這本書,帶我們綜觀生活中各個面向的孤獨問題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書中也提出解決方案,包括讓資本主義重新與關懷連結起來,像是國家主動跳出來支持人民,推動福利、教育與社會安全制度;以及讓人民更能參與民主,例如台灣2015年以來,有20萬人參加審議式民主,透過網路討論各項議題。最後就是營造社群,例如非洲的盧安達的「烏姆干達」強制性的志工計劃,人民必須參與修建公共花園、蓋教室、造橋修路面等,從2007年至今,已經發揮6000萬美元的效益,也達成了強化社群的目標。

    孤獨的問題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面向,可能在政治和經濟層面造成社會的崩壞,但也因為孤獨與我們如此接近,所以更有機會擊敗他,或許關心同事、家人,約朋友見見面,就會讓我們的生活出現改變。

    孤獨世紀博客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