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影音出版法扶報報
法扶報報
  • 幫他重新站起來!-更生人的就業困境與法律需求/余世禮
  • 2019/09/02
  • 幫他重新站起來!-更生人的就業困境與法律需求
    文/余世禮 (利伯他茲基金會心生活職前訓練中心及就業輔導組副主任)

    刑滿甫出監所的人,我們稱之為更生人(早期稱為釋囚),而更生則含有的是正面的意義。意指於監所經過反省錯誤,並以積極的態度學習技能或積極向善者才能達假釋更生的條件,復歸社會並展開新生。在我本身服務更生朋友就業過程中,深深體會到這些朋友出監後生活可否穩定有三大重點。
     
    更生,從"心"開始
     
    首先就是原生家庭關係的修復,源於他們當初因為原生家庭發生問題造成關係疏離,進而與損友結交導致犯罪,因此家人能否再度肯定支持就十分重要。
     
    其次就是穩定合適的工作與收入讓其能衣食無虞,無須為經濟困境所苦。第三就是有正向的支持及陪伴者,可能是某個家人、親人好友或者社服團體,讓其在遭遇到挫折或意志軟弱時能及時提出求救,並獲得正向的陪伴與協助。
     
    求職前的自我盤點
     
    在此,我就第二個重點「求職就業」部分分享個人的實務經驗。
     
    求職就業對於一般人就是一件具有挑戰適應能力及個人專長發揮與否的事。基此,對於更生朋友(尤其是未曾進入職場或不具專業技能者)就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首先就更生朋友就業的各項困境分享。我大概就實務上分成下列各點:
     
    健康狀況不佳(腦神經類症狀):因為長期作息不正常,或因為吸食成癮性藥物導致影響睡眠,產生各種精神官能症。
     
    二、 家庭支持系統失能:導致更生朋友出監後面臨無居住所及缺乏家庭支持系統,造成復發走回頭路,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三、債務與經濟壓力:由於很大部分的更生朋友,因生活自律能力較低,且對未來已經不再存有希望與企圖心,加之很難能穩定於正常職場工作,更常以從事遊走法律邊緣或違法犯紀的行為模式,企圖快速累積財富。又因經濟不穩定,因此開始向銀行及地下融資公司貸款,或乾脆以詐騙手法騙取社會大眾的金錢。但常常事與願違,後果都是被查獲而入監服刑,造成家人更重的經濟負擔。
     
    四、工作經驗與能力不足:沒有專業技能或一技之長是更生朋友最大的困難。因長期身處在非正常的環境,就業意願及就業能力缺乏的狀況,一旦投入正常職場,往往公司規定、公司人際互動…等問題,任何一項都隨時可能成為壓垮更生朋友就業定著度的因素。
     
    五、不正確的工作態度及價值觀:職場倫理、同事間觀念差異、主觀的工作態度、工作持續力不足、與同事間的組織協調能力、忠誠度各方面的觀念缺乏,也是造成更生朋友離職的主因。
     
    六、雇主接受度低:一般職場對於更生朋友難免會有刻板印象及標籤化的情況。同樣的福利及待遇,雇主往往會選擇一般求職者而非更生朋友,影響更生朋友就業機會。
     
    七、法令保護與限制:各業種別對於各種刑別的規範限制法有所定。然而更生朋友因為一時犯錯,卻因此而無法像一般求職者謀得一份職能相符的工作,更因現在企業主常會要求求職者提供良民證,更大幅度限縮了更生朋友的求職範圍,造成惡性循環,加上更生朋友多有卡債欠款問題,導致最終只能從事短期性、臨時性、無保障性的勞力密集度高、低安全性(無法投保勞健保)的日領工作,避免被債權單位追債,最終往往造成走回頭路又再度犯案入監服刑。
     

    圖片來源Pixabay
     
    主動被動條件的創造
     
    而在我輔導更生人就業服務經驗當中,往往最後輔導成功的重點,可以分為兩大方向來探討,我形容這是更生人就業該打通的任督二脈:
     
    一、更生人本身的就業意願與決心:就業動機及就業能力雖是重要,不過一旦缺少了就業意願和決心,就算協助其連結到較輕鬆、離家近、薪資高的工作,也會發生意願不高或找理由推辭的狀況,然而就算勉強其就業,往往在很短的期間就會選擇離職。
     
    二、願意接納更生朋友的友善廠商或企業:更生朋友求職問題面向多元,如假釋報到、另案訴訟、經濟困難、安置問題…等,如果能夠有更多願意接納包容這種種問題的友善廠商與企業雇主,摒除對他們的標籤化及不友善程度,將直接有助於提高並穩定更生朋友的就業問題。
     
    面對過去,處理放下
     
    而除了就業求職外,在輔導更生朋友的過程當中,我注意到他們往往還有一些法律需求與問題有待處理,像是:
     
    一、債務問題:更生朋友很大比例都有債務問題,卡債、監理機關罰單及稅金、汽機車貸款、地下金融公司債務…等等,都會因擔心法院強制執行命令而造成薪資扣款1/3而選擇逃避債務,造成終身信用不良無法過正常的生活,有待透過輔導協助其與債權單位整合協商,或者透過法院調解,甚至《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的更生清算程序,才能真正讓其獲得身心靈的自由與重生。
     
    二、另案訴訟問題:一部分更生朋友會因出監前或出監後再犯罪,產生民刑事案件,成為影響其改變決心與期程的要因,如能協助其面對訴訟,勇於認錯,並坦然接受最後的判決結果,透過陪伴教育更生朋友了解,唯有面對錯誤敢於承擔,才會有可見並正常的未來。
     
    三、法律諮商扶助:更生朋友出監所後,之所以會同時背負多條刑案,是因為當其背負了第一條刑案之後,思及反正已經又卡到官司,又不是沒有被關過,往往選擇放棄開庭辯護,甚至乾脆自此就一路鋌而走險繼續犯罪行為,至此繼續背負多條刑案當然就不意外了。
     
    綜上所言,更生朋友因為身份被標籤化、企業支持意願低、經濟卡債弱勢、就業條件限制、本身決心不堅定、就業條件不足等因素,造成進入職場就業困難重重,但是目前政府及民間企業的重視協助並相繼大力支持下,期待能夠有更實際的行動幫助到更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