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noscript使用
跳到主要內容
:::

法扶Podcast

講座第66場_守望山林的獵人-談釋字803解釋(3)|從釋憲契機走向狩獵自主管理的未來|訪問裴家騏教授

發佈日期:2021.07.12

更新日期:2024.12.30

對於歐美中日等國而言,狩獵權是一般人普遍有的權利,所差的只是會特別保障為數較少的原住民有特別資源使用權利。

在七零年代之前,台灣人可以擁有獵槍,只有少數人口密集和綠化公園的地方,被負面表列為不能夠打獵的地方。


1973年狩獵法被終結,1989年野生動物保育法上路,在那個年代的保育觀念下,人類對於山林物資的取用幾乎都被禁止。

也單單仰仗多年不曾更動的保育名單的保障,即便山林當中物種數量已經多所變化,山羊、水鹿、獼猴,熟悉山林的原住民獵人最知道,其實早已和大家所謂保育等於瀕危的想法差距很大。

原住民族700個部落,總數應該完全不到7萬人的獵人,卻比同樣取用自然資源但為數眾多的垂釣人口,更加受到汙名,期待透過新一代原住民獵人的努力,將這樣的狩獵慣習進行轉譯跟橋接,走出從前不夠科學的山林管理,走入能夠授權賦權部落的永續未來!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 日期:2021年7月12日
  • 主持:Eleng Kazangiljan(屏東縣獅子鄉竹坑部落排灣族,長期投入原住民族權利倡議,為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創始成員,亦為法扶原民中心法務專員)
  • 受訪:裴家騏教授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王光祿獵槍釋憲案鑑定人)

法扶Podcast-SoundOn

逍遙法外法律扶助跨界講座-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