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noscript使用
跳到主要內容
:::

法扶報報

【貧困觀測站19】打破GDP迷思!大步地走向後資本主義的未來吧!/簡錫堦

發佈日期:2023.12.19

更新日期:2024.04.27

貧困觀測站19
打破GDP迷思!大步地走向後資本主義的未來吧!

文/簡錫堦 (反貧困聯盟召集人)


享受社會主義好處 卻恐懼社會主義 

台灣過去自稱反共堡壘,視社會主義如毒蛇猛獸,更醜化社會主義一無是處,國人深受影響。國民政府來台記取慘敗經驗,實施戒嚴遏止共產主義思想毒害及組織滲透。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書籍皆列為禁書,更看不到馬克思巨著《資本論》。甚至大學社會系、政治系都禁讀《社會主義》,阻絕百年來影響世界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重要思想的探索;禁錮思想,營造社會純正而蒼白。《資本論》於一八六七年問世,而我國直到一九九○年才有中譯本出版,台大社會系僅為選修課。

資本主義主張一切遵循自由市場,依供需法則決定價格,政府不能干預自由市場。因此反對社會福利及保障勞動人權,視勞動為商品,為了增強競爭力,採大規模生產及剝削勞工降低成本。大資本吃掉小資本,財富積累集中於鉅富階級,貧富懸殊不斷擴大。目前全球頂端1%的富裕者的資產佔全球資產的38%。

社會主義訴求平等、財富重分配,社會均富。主張累進稅制,重課富人稅;訂定勞動法規保障勞動人權;實施免學費,落實教育和性別平等;醫療保障,健康平權。《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亦如是主張。

新冠肺炎來襲時,我國採「實名制」配售口罩,統一售價避免囤積哄抬,人人都能買到平價口罩,防疫成效斐然。然而管制價格統一配售,實違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屬社會主義的措施。

我國最受國際讚譽的全民健保,量能負擔、互助合作,無階級特權,普及率幾達百分百。政府統籌醫藥定價,降低醫療成本。民眾只繳保費,90%醫藥費由健保署支付,這是積極的社會主義的政策。而奉行資本主義的美國,醫療支出GDP占比為臺灣的三倍多,卻有四分之一人口無法納保,即為資本主義價值觀的障礙。我國除了全民健保,社會救助、性別平等、退休年金制、長照托育、國民教育免學費等,也都是從馬克思思想所衍生出來的。這些良善制度使社會互助而祥和進步,得以永續發展。

檢討資本主義之害已在歐洲興起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在二○一九年九月發表的調查,訪問了五千名涵蓋法、英、德、美、中等國的職場工作者,其中僅有9%的人,期待在未來五年到十年晉升為管理職;絕大多數不再選擇積極進取的生活,寧可小確幸平淡過日子就好。他們認為努力賺錢養家,光是提供金錢無法陪伴,並不足以讓家人感到幸福。房屋成為商品,累及商家也租不起店面而關門,年輕世代更望屋興嘆,多國青年發起「躺平反抗」掀起波瀾,一場無聲的思想革命,挑戰資本主義的剝削。

文學家馬克吐溫 ( Mark Twain )說:「文明就是無限的製造不必要的需求。」迷信勤奮工作成就,反而對身心舒適有害,推翻了工業革命以來以工作勤奮為美德的價值觀。

二○一五年著名民調機構YouGov調查分析,英國有64%的人認為資本主義不公平,美國有55%,德國更高達77%。二○二二年愛德曼全球信任度調查報告顯示,全球有52%民眾同意「資本主義弊大於利」。

二○一八年,238位科學家聯名呼籲歐盟執委會放棄GDP成長,改為聚焦於人類福祉和生態穩定。次年,來自150多個國家、超過一萬名科學家,共同發表一篇文章,呼籲世界各國政府:「從追逐GDP成長和財富,轉移到維持生態系統和增進人民福祉。」短短幾年已形成一個顯著的新共識,棄成長的思維逐漸蔓衍。

棄成長(degrowth)並非要求所有產業都停止成長,而是漸進式淘汰那些會傷害環境的產業,如化石燃料、旅遊、汽車、快時尚...等等;放棄物化、追求GDP無止盡的成長。難掙脫資本主義規則綑綁,一味為了成長而成長。


Image by Michal Jarmoluk from Pixabay

徹底終結資本主義

日本齋藤幸平是哲學博士,專攻經濟思想、社會思想,寫了一本《人新世の資本論》,引起熱烈關注與討論。在日本短短期間就暢銷50多萬本,並已有13種譯文版在他國引起重視,台灣書名譯為《人類世的資本論》,將成為未來思想的導引書之一。

這是決定人類命運的一條新路。資本主義無法擺脫「生產力陷阱」,不會放棄經濟成長。為了「價值增長」及「資本積累」的經濟體系,為了增加利潤成長不能停止,這是它的本質。如果在資本主義框架內談棄成長,會被聯想到「停滯或衰退」。他認為必須從資本主義批判中攝取思想養分,創立新世代「公共財的共產主義」。

聽到「共產主義」台灣人深為害怕,以為會走向蘇聯和中國獨裁統治,拒於千里外而不願深入了解。齋藤研究馬克思晚年思想,已不強調階級鬥爭,而是將生產手段和資源視為「Common」(公共財),由生產者或全民共同管理。並不是俄國和中國那樣「一黨獨裁」及「國營化」的的共產主義,喪失自由迫使人民服從。以共產主義之名行資本主義剝削的行徑,悖離共產主義理想,只用來欺騙人民。

馬克思晚期追求的共產主義理想,是永續「棄成長型的經濟」。重建公共財,水電、教育、醫療、住屋都是生活所必需,不應成為商品標價,人人有權享有,而免費供給,是保障生存權與發展權的基本人權。

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Garrete Hardin)提出著名的「公有的悲劇」,舉例水若免費供應,大家都會浪費。但他未能理解因為「共有共管」,會制訂用水規則,一起守護水資源,不致浪費反而更省。

資本主義將公共財解體,轉為私有壟斷創造稀有性,這是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精髓,是其擴張的手段。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圈地運動,農民被強制趕出共同管理的農地,稱為「原始積累的開端」。農地被用來做更高價值的牧場,以及資本高度集中的經營方式。公共財解體,人為擴大稀有性,把持生產資源,勞動者成為被支配的奴隸,受到失業、貧窮飢餓的威脅,而落入絕對的貧困。

馬克斯主張發揚「生產合作社及消費合作社」,沒有資本家掌控,人人都是老闆。經營者由社員選出,讓生產、消費成為「共有」。西班牙巴斯克蒙德拉貢、德國特色的產業民主模式、瑞典和丹麥的合作農場、以色列的卡布茲合作社…歷經數十年的推行、實踐成功,確認是可行的模式。(關於產業民主,可參考本專欄「解決低薪,除調高基本工資更需壯大工會」一文)。

棄成長不再製造不必要的東西,勞動時間將大幅減少;停止雨林砍伐、煤炭和石化開採。唯有放棄資本主義,才能真正緩解及至遏止氣候暖化。

新運動有賴社會運動菁英的覺醒

二○一九年丹麥哥本哈根市議會決議在市區種植「公共果樹」,人人可免費食用,將首都變成可食的城市,重建公共財。為了防止果樹沾滿廢氣灰塵,進而規劃禁止自用汽車,公共財從果樹漸地衍生到空氣清淨的共有。

西班牙「巴塞隆納氣候緊急狀態宣言」從地方政府發起挑戰中央,要成為「無懼城市(Fearless City)」,這種具革新的地方自治,不畏懼國家、不害怕跨國企業,為了居民未來而行動,目的是要「棄成長救環境」。二○二○年由市民撰寫240多條,周延而具體的主張,舉凡綠化都市空間、電力和食材當地生產當地消費、擴大公共交通對汽車飛機船的限制、消除貧困、廢止近距離飛航路線、市區汽車限速30公里,已成為政府執行政策。無懼城市網絡遍及非洲、南美、及亞洲,已有77個據點(詳參《人類世的「資本論」》內容)。

資本主義暢行兩百多年,已融入民眾生活不易改變。因此,齋藤呼籲要壯大「公民社會」並串聯全球。知名富豪馬斯克所創立的特斯拉領先全球電動車產業,它在瑞典雇用130名機械師,因拒絕與其所屬的金屬工會簽署「集體薪資協商」,遭工會罷工抗議。

沒想到瑞典碼頭工會立即支援其罷工,抵制為特斯拉裝卸貨物;清潔工會也拒絕清理特斯拉大樓;郵政工會也發起停止為特斯拉投遞郵件,拒絕替特斯拉車輛運送車牌,由於瑞典法律規定所有車牌註冊後只能透過郵寄送車牌,使得特斯拉新車在瑞典沒法掛牌上路。挪威最大的工會也準備加入制裁,而挪威鋁業和能源企業工會宣布將停止生產特斯拉汽車產品。突如其來的跨國串連抵制,重重傷害特斯拉和馬斯克威信。

特斯拉向法院提起訴訟,控告瑞典交通局和郵局,最後司法裁定,交通局必須讓特斯拉直接從倉庫提貨。但各工會仍繼續擴大串連,以不合作手段制裁特斯拉。芬蘭、挪威也加入抵制特斯拉罷工。當前各國政府無力與超級資本家對抗,任其要脅,未來只有強大的公民社會團結才能抗衡,全球工會串連或許是最好的示範。

二○一○年瑞典碼頭工人工會為了抗議以色列襲擊加薩援助船,拒絕為以色列貨船裝卸貨物,要求取消對加薩物資封鎖成功。工會不只維護和爭取會員權益,也可發揮國際人道、正義的影響力。台灣《勞資爭議處理法》,罷工只能對直屬雇主,禁止支援罷工,更禁止針對政策罷工,是最保守的限制,應予修法。

法國政府在二○○八年委託兩位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研究,用以衡量社會進步狀況的新方式,除了傳統的經濟標準外,也應把人民的幸福納入指標。金融風暴之後,巴西舉辦「國民幸福總值」(GNH)的國際研討會,希望提供一套具體的幸福指數,給各國評量發展新的模式。

傳統以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國民經濟所有行業生產的總量指數,展現一國的經濟實力。然而,追求 GDP成長的結果,卻帶來資源浪費、環境汙染、工作壓力、犯罪增加,分配不均等社會問題。物質豐富了,但人民並不覺得更幸福。

臺灣向來只重視GDP的發展指標,提倡消費主義,人民超時工作傷害身體健康,損及家庭生活;經濟看似發展,幸福感卻反而下降。政府應師法不丹、法國、巴西,把國民幸福總值當評量指標,拋棄GDP不斷成長的迷失。讓社會、經濟的發展,實質增進人民的幸福。

主題關鍵字: